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、常识,和大家一起共勉!

当前位置:ag真人官方网址-ag真人官网平台app > 点子


中国古代塔式建筑的构成及功能(中国古代建筑北方世俗建筑有哪些)-ag真人官方网址

2023-05-15栏目:
tag:     中国    古代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中国古代塔式建筑的构成及功能这个问题,中国古代建筑北方世俗建筑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名词解释,高耸型建筑物
  2. 中国古代建筑北方世俗建筑有哪些
  3. 塔式结构的特点
  4. 南楼北塔指的是什么

名词解释,高耸型建筑物

高耸型建筑物即通常所说的塔式建筑物,该名词在结构及土木、施工、测量、爆破等工程类的专业技术文献中较为常见。

中国古代建筑北方世俗建筑有哪些

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,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,其最大的特点有四:

1、以木结构体系为主。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: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,抗震性能较高;取材方便,施工速度快等等。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:易遭受火灾,白蚁侵蚀,雨水腐蚀,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;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;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

等。不过,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,如《史记索隐》中称:“石室金匮,皆为国家藏书之处。”;如《水经注》中有多处记载,《渭水篇》:“磻溪旁有一石室,盖太公所居也”。

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。金属建筑以铜为主,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。

2、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:以四根立柱,上加横梁、竖枋而构成“间”,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,如三、五、七、九间。开间越多,等级越高,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,是现

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。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:台基、屋身、屋顶。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、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。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:单坡、平顶、硬山、悬山、庑殿、歇山、卷棚、攒尖、重檐、盔顶等多种制式,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。

3、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,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。

4、特异的外部轮廓:多层台基,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,院落式的建筑群,展现广阔空。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,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——紫禁城,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。

5、在建筑思想上,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,注重等级体现:形制、色彩、规模、结构、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,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,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。

同时,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,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。注重建筑,城市选址;建造时因地制宜,依山就势,园林体现尤其明显,强调风水。

6、古代建筑,雕梁画栋,墻壁亦往往作图画。战国时期画事颇盛;汉时宫室,亦多有画人物故事,善恶毕背,以昭鉴戒;后世所画则多山水。

7、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著作,其中城市著作有《考工记》,建筑条例著作有宋代李诫《营造法式》、清代《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?》,园林著作有《园冶》。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恺、宋朝李诫、明朝蒯祥、清朝样式雷。

塔式结构的特点

塔式结构的三个特点:上宽下尖,上重下轻;抗震性,整体性,承载力比砌体较好。

但是造价高,适合高层民用建筑,多层工业建筑,各种设备基础之类的建筑;框架结构是由纵梁、横梁和柱组成的结构,用于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、风荷载影响较小的房屋结构形式。

与传统的砖混结构相比,结构强度高、延性好、整体性好、抗震性能高;竖向荷载下梁的弯、剪,柱的弯、压;框架侧移以整体剪切变形为主,梁、柱弯曲变形是框架侧移的主因。

南楼北塔指的是什么

南楼北塔指的是飞云楼和释迦塔。

1、万荣县木楼——飞云楼

飞云楼位于山西省万荣县东岳庙内,为纯木质结构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木楼”。飞云楼为元明风格建筑,斗拱密布,玲珑精巧,与应县木塔并称为“南楼北塔”。

飞云楼为纯木结构,无论大小接口,均为榫铆套之。飞云楼的建筑结构和造型属于明清遗风,楼身平面呈方形,明三暗五层,高达23.19米,十字歇山顶。底层为正方形,中央四根各高15.45米的通柱直达楼顶,支撑楼体,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式。面宽进深各五间,面积570多平方米。

飞云楼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,外绕一圈廊道,屋顶轮廓多变;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,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,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。各层屋顶构成了飞云楼丰富的立面构图。飞云楼体量不大,但有四层屋檐、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、32个屋角,楼木面不髹漆,通体显现木材本色。

飞云楼是解店东岳庙内建筑群中的代表,民谚有“万荣有个解店楼,半截插在天里头”。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2、应县木塔——释迦塔

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,建造于辽清宁二年(公元1056年),是古代应州城的标志性建筑,是现存最高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,堪称木构建筑的奇迹。

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,俗称应县木塔。建于辽清宁二年(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),金明昌六年(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)增修完毕,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与意大利比萨斜塔、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“世界三大奇塔”。2016年,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,为世界最高的木塔。

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,属于“前塔后殿”的布局。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,2600多吨,纯木结构。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。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,塔高67.31米,底层直径30.27米,呈平面八角形。

第一层立面重檐,以上各层均为单檐,共五层六檐,各层间夹设有暗层,实为九层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,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。各层均用内、外两圈木柱支撑,每层外有24根柱子,内有八根,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、梁、枋和短柱,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。

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,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,每层装有木质楼梯,游人逐级攀登,可达顶端。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,均设木隔扇。塔内各层均塑佛像。一层为释迦牟尼,高11米。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,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、天王、弟子等。二层坛座方形,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。

塔顶作八角攒尖式,上立铁刹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。

释迦塔的设计,大胆继承了汉、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,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,广泛采用斗拱结构,全塔共用斗拱54种,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,有的将梁、坊、柱结成一个整体,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ok,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网站地图